肝硬化腹水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硬化腹水早期症状主要有腹胀、腹部不适、体重增加、下肢水肿、尿量减少等。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表现,可能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腹胀是肝硬化腹水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由于腹腔内液体逐渐积聚,患者会感到腹部胀满,尤其在饭后或夜间加重。腹胀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淤血、胃肠蠕动减慢有关。患者可表现为腹部膨隆但无明显压痛,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腹水存在。日常应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
患者可能出现隐痛或钝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全腹,与肝包膜受牵拉或肠道胀气相关。部分患者会描述为“腹部坠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后明显。这种不适感通常呈持续性,但程度较轻,容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若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疼痛会突然加剧并伴有发热。
短期内体重快速增长是腹水积聚的典型表现,患者1-2周内体重可增加数公斤,但四肢可能反而消瘦。这种体重增加与体液潴留直接相关,常伴随腰围增粗、裤子变紧。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若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体重日增超过1公斤,提示腹水进展加速。
由于低蛋白血症和静脉回流受阻,患者会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从脚踝逐渐向上蔓延。与单纯心源性水肿不同,肝硬化水肿多呈对称性,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夜间抬高下肢可暂时缓解,但长期需通过补充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需注意与深静脉血栓鉴别。
肾血流灌注不足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尿量明显减少,尿液颜色加深。患者可能发现夜尿次数增多但单次尿量减少,严重时24小时尿量可少于500毫升。需监测尿钠排泄分数,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避免诱发稀释性低钠血症。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但肝性脑病患者需控制蛋白总量。每日监测体重、腹围及尿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脐疝破裂。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警惕自发性腹膜炎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