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早期症状主要有腹胀、腹部不适、体重增加、下肢水肿等。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
肝脏功能减退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补充白蛋白,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托拉塞米可辅助排水。
腹水积聚使腹腔压力增高,可能引起隐痛或钝痛,尤其在体位变动时明显。部分患者出现脐部突出或腹壁静脉曲张。需通过腹部超声确诊腹水量,治疗包括病因控制(如抗病毒治疗乙肝)和穿刺引流缓解症状。
短期内体重增长超过5%可能提示腹水潴留,多集中在腰围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但无显性水肿。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限制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必要时使用利尿药物调整。
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共同导致液体外渗,表现为足踝部凹陷性水肿,傍晚加重。可能合并肝掌、蜘蛛痣等肝病体征。治疗需抬高下肢改善回流,穿弹力袜,严重时需联合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出现腹水进展需及时肝病科就诊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