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和肺气肿的区别

哮喘和肺气肿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表现为可逆性气道阻塞和喘息;肺气肿则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主要由长期吸烟或有害气体暴露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形成不可逆的肺组织损伤。两者在症状、治疗和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哮喘的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常见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以及冷空气、运动或呼吸道感染。肺气肿的主要病因是长期吸烟,其他因素如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接触也可能导致肺泡壁弹性纤维断裂,但吸烟占病因的绝大部分。
哮喘患者的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多,这些变化在脱离过敏原或经药物治疗后可逆。肺气肿的病理特征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扩大伴肺泡壁破坏,形成永久性结构改变,肺弹性回缩力丧失。
哮喘发作具有阵发性和可逆性,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喘息、胸闷和咳嗽,夜间或凌晨加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症状迅速缓解。肺气肿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初期仅在活动后出现,后期静息时也感气促,常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不可逆且逐年加重。
哮喘诊断依赖肺功能检查显示可变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可辅助判断气道炎症程度。肺气肿需通过胸部CT观察到肺实质低密度区、肺大疱等特征性改变,肺功能检查显示残气量增加、弥散功能下降等不可逆通气障碍。
哮喘以抗炎治疗为基础,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控制症状,急性发作时需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缓解。肺气肿治疗重点在于戒烟和延缓疾病进展,可选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改善症状,严重者需长期氧疗或肺减容手术,终末期考虑肺移植。
哮喘和肺气肿患者均需避免呼吸道刺激因素,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记录发作诱因;肺气肿患者建议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定期随访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及时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减少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