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如何预防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及药物预防等方式预防。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措施需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覆盖当季流行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优先接种。疫苗接种后需2-4周产生抗体保护,应在流感季前完成接种。
勤洗手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随后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D,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摄入。适度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
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与流感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应居家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于未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或聚集性疫情中的密切接触者,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药物预防不能替代疫苗接种,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征。
除上述措施外,流感季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症状。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早就医,确诊后遵医嘱治疗。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报告。家庭中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和洗漱用品,日常物品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