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俗称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领路人
12次浏览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

1、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病毒可选择性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弛缓性瘫痪,以下肢不对称瘫痪最为典型。部分患者遗留永久性肢体畸形,需通过矫形手术改善功能。

2、脊灰

医学简称脊灰,属于乙类传染病。病毒分为Ⅰ、Ⅱ、Ⅲ三个血清型,其中Ⅰ型最易引起瘫痪。潜伏期通常为7-14天,瘫痪前期可见颈背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延髓麻痹,累及呼吸肌时需机械通气支持。我国通过计划免疫接种灭活疫苗,已实现本土野病毒株的消除。

3、婴儿瘫

因90%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而得名。病毒主要攻击未发育完全的神经系统,瘫痪多发生在发热后2-5天。典型表现为单侧下肢近端肌群瘫痪,伴肌张力减退和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治疗包括卧床制动、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恢复期需配合物理治疗预防肌肉萎缩。

4、脊髓性小儿麻痹

强调病变位于脊髓前角的病理特征。病毒通过Peyer淋巴结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约1%感染者出现瘫痪症状。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肌电图显示运动神经元损害。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流行期间应加强粪便管理和个人卫生。

5、急性前角脊髓炎

从病理学角度描述疾病本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坏死会导致相应肌肉群失去神经支配,2-3周后出现肌萎缩。后遗症期常见脊柱侧弯、足内翻等畸形,严重者需跟腱延长术矫正。对于确诊患者应按传染病管理要求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20天。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关键,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彻底洗手。儿童应按免疫程序完成4剂次脊灰疫苗接种,包括2月龄、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次,4周岁加强1剂次。出现发热伴肢体无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神经损伤。患者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衣物餐具应煮沸消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