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症状,可通过抗感染滴眼液、冷敷、隔离护理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需及时就医。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早期常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晨起时睑缘常黏附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病情进展可出现异物感、烧灼感,严重者伴角膜边缘浸润或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毒性感染时分泌物呈水样,常伴随咽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清除分泌物。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接触眼部后需彻底洗手。若48小时未见好转或出现视力下降,需复诊调整用药。
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冷敷可缓解充血症状,但需使用独立消毒毛巾。合并角膜炎时需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该类型传染性强,患者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剧烈瘙痒。可短期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控制症状,同时避免揉眼。室内需保持通风,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若出现眼睑湿疹,需联合氢化可的松眼膏治疗。
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出现眼痛加剧、视力模糊需立即就诊。新生儿结膜炎可能由淋球菌引起,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免疫功能低下者应警惕真菌性角膜炎风险。
患病期间应停用隐形眼镜,每日煮沸消毒枕巾。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A促进黏膜修复。避免游泳或公共浴池活动,分泌物多时可佩戴平光镜减少传播。痊愈后需更换眼部化妆品,托幼机构或集体生活者应隔离治疗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