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一定频率的临床现象,通常由免疫功能不完善、环境刺激、先天结构异常、慢性疾病诱发、病原体反复暴露等因素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表现为频繁咳嗽、发热、鼻塞等症状,需通过免疫调节、环境控制、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尤其是6岁以下幼儿,免疫球蛋白分泌不足,T细胞功能较弱,易受病毒或细菌侵袭。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建议家长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并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A、D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等。临床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被动吸烟、空气污染、家庭过度消毒等环境因素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二手烟中的焦油可抑制纤毛运动,PM2.5颗粒易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喷雾。合并过敏性鼻炎时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等解剖异常会导致分泌物滞留,增加感染概率。这类患儿常伴随喂养困难、喘鸣音等症状。需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确诊,严重者可能需手术矫正。日常护理可采用拍背排痰,睡前避免进食过饱。
支气管哮喘、胃食管反流等慢性病会持续刺激呼吸道。胃酸反流可引发喉痉挛和吸入性肺炎,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反应更敏感。建议家长记录发作诱因,规范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哮喘,反流患儿需少量多餐并抬高床头。
幼儿园等集体环境易造成腺病毒、鼻病毒等交叉感染。患儿可能出现结膜充血、扁桃体化脓等表现。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恢复期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家长应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发病期间居家隔离。
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需建立综合管理方案。保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增强体质,饮食中适量增加猕猴桃、彩椒等维生素C丰富食材。冬季注意颈部保暖,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维护黏膜湿度。若每月感染超过2次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和肺部影像学检查。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在儿科或呼吸专科规范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