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怎么得来的

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幼儿急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有病毒潜伏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季节因素、年龄因素等。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可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咽部充血等症状。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发生瑞氏综合征。
6个月至2岁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病毒感染。患儿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食欲减退等。家长应保证营养供给,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剂,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
与患病儿童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可能造成传播。典型表现为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家长需做好隔离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清洁环境,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可配合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皮疹瘙痒。
春秋季气温变化大时病毒更易传播。部分患儿伴随轻度腹泻症状。家长应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腹泻时可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
90%病例发生在6-18个月婴幼儿,与母体抗体消失有关。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家长发现抽搐应立即让患儿侧卧,清理口腔分泌物,记录发作时间,就医后可能需要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
幼儿急疹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准备米汤、苹果泥等食物。皮疹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即可。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注意补充水分。患病期间暂缓疫苗接种,痊愈后1-2周再行补种。若出现精神萎靡、拒食、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