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能检查出轮状病毒性肠炎吗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5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

大便常规检查一般不能直接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但能辅助发现异常指标。轮状病毒肠炎需通过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确诊,常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

大便常规检查可观察到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等异常成分,若发现水样便或轻度炎症反应,可能提示病毒感染性肠炎。但轮状病毒特异性诊断需依赖免疫层析法检测病毒抗原,或采用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部分医疗机构会将大便常规与轮状病毒检测组合开展,通过一次标本采集完成多项检查。

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秋冬季高发,粪口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颗粒,接触污染物品后易造成传播。对于持续腹泻超过3天、出现脱水症状的患儿,即使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也建议补充轮状病毒专项检测。早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补液、肠道黏膜保护等对症治疗。

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性状与次数,采集新鲜粪便标本送检时避免混入尿液。治疗期间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暂时减少乳制品摄入。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适龄婴幼儿按计划接种。若腹泻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