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和结肠炎的区别有哪些

直肠炎和结肠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变部位、症状表现及常见病因。直肠炎病变局限于直肠,结肠炎则累及结肠全段或部分肠段;直肠炎常见症状为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结肠炎多表现为全腹痛、腹泻;两者病因均可由感染、免疫异常等引起,但结肠炎更易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疾病相关。
直肠炎病变仅发生在直肠,即距离肛门15厘米以内的肠段,内镜检查可见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结肠炎累及范围更广,可波及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结肠受累,肠镜下表现为连续性或节段性黏膜溃疡。
直肠炎以肛门局部症状为主,如排便时灼痛、肛门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出现黏液血便,但腹痛多局限于下腹部。结肠炎常伴随全腹弥漫性绞痛,腹泻次数更频繁且粪质稀薄,若累及右半结肠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更显著。
直肠炎多由细菌感染、放射性损伤或局部刺激导致,如长期便秘、痔疮反复摩擦。结肠炎除感染因素外,常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出现特征性的隐窝脓肿,克罗恩病则可能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部分病例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直肠炎较少引发严重并发症,偶见肛周脓肿或直肠狭窄。结肠炎可能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急症,长期慢性炎症会增加结肠癌变风险,尤其是病程超过10年的广泛性结肠炎患者需定期进行结肠镜监测。
直肠炎以栓剂或灌肠局部用药为主,如美沙拉秦栓、氢化可的松灌肠液。结肠炎需全身用药联合局部治疗,轻中度可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泼尼松片,重度需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合并狭窄或穿孔时需考虑结肠部分切除术。
直肠炎与结肠炎患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食物,慢性期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建议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出现持续便血、腹痛加重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久坐压迫直肠,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炎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