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吞了异物怎么办

孩子吞了异物可通过观察症状、催吐处理、内镜取出、手术干预、预防教育等方式处理。吞入异物通常由误食玩具零件、硬币、纽扣电池、尖锐物品、食物团块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立即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呛咳、流涎、拒食或胸痛等症状。若异物较小且无尖锐棱角,可能随粪便自然排出。期间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记录吞入时间及异物特征,每日检查粪便。若48小时内未排出或出现腹痛呕吐,需就医。
仅适用于吞入1-2小时内且无腐蚀性的异物。家长可让孩子饮用200-300毫升温水后轻压舌根诱发呕吐,禁止对昏迷或吞入纽扣电池、尖锐物者使用。催吐后仍需就医确认消化道无损伤,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催吐。
适用于卡在食管或胃部的异物。医生会通过胃镜直视下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对纽扣电池等腐蚀性异物需在2小时内紧急处理。术前需禁食4小时,术后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必要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当异物导致肠穿孔、完全性肠梗阻或内镜取出失败时需开腹手术。常见于吞入多块磁铁相互吸附、长针等尖锐物。术后需静脉营养支持,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预防感染,监测体温及排便情况。
家长应将硬币、纽扣等小物件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选购玩具时检查零件牢固度。教育3岁以上儿童不将非食物放入口中,进食时避免跑跳。定期检查家居环境,对学步期幼儿实行近距离看护。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将药品、清洁剂等危险品上锁存放,避免给孩子喂食整颗坚果或果冻。若发现孩子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哭闹、流涎或拒食,应立即排查异物吞食可能。所有疑似吞入异物的儿童均需就医评估,禁止盲目使用泻药或大量进食促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