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陈皮功效与作用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状。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经过晒干或低温干燥制成,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陈皮辛香走窜,温通苦燥,入脾、胃经,擅长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对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常与苍术、厚朴等药物配伍使用,如平胃散。日常饮食积滞时,可用陈皮3-5克泡水代茶饮。
陈皮能燥湿化痰,尤其适用于寒痰、湿痰咳嗽。其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治疗咳嗽痰多时,常与半夏、茯苓配伍,如二陈汤。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用陈皮与蜂蜜蒸制后含服。
陈皮中的橙皮苷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蠕动减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有效。现代研究显示,陈皮水煎液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胃酸分泌。
陈皮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效果,能减轻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炎症。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胃肠型感冒,常与紫苏叶、生姜配伍。
陈皮中的川陈皮素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橙皮苷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预防微血管出血。对于高脂血症患者,陈皮与山楂配伍使用有助于调节血脂,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陈皮性温,阴虚燥咳者慎用,气虚及吐血证慎服。日常使用建议选择贮存三年以上的陈皮,表面呈棕红色、油室密集者为佳。可制作陈皮粥、陈皮茶等食疗方,但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0克。服用西药期间需间隔2小时以上使用,避免影响药效。若需长期调理或治疗疾病,应咨询中医师进行辨证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