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主要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症状,但阴虚火旺者及湿热证患者应禁用。山茱萸是中医常用的补益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敛汗固表、调节免疫、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与配伍禁忌。
山茱萸归肝、肾经,能滋养肝肾精血,改善因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常与熟地黄、山药等配伍,如六味地黄丸。肝肾阴虚者可能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表现,此时可搭配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药物。
山茱萸具有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肾气不固导致的遗精滑精、尿频遗尿。临床常用金锁固精丸(含山茱萸)治疗遗精,或与桑螵蛸、益智仁同用治疗小儿遗尿。固脱作用还可用于女性崩漏、带下过多,常与龙骨、牡蛎等收敛药配伍。
山茱萸能收敛止汗,对自汗、盗汗均有疗效。气虚自汗者可配伍黄芪、白术,阴虚盗汗者常与五味子、麻黄根同用。其固表作用还可用于大汗虚脱的急救,如张锡纯的来复汤即以山茱萸为主药救治厥脱证。
现代研究表明山茱萸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有改善效果,这与其传统补益功效相印证。临床可用于肿瘤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山茱萸中的马钱子苷等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对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水煎剂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需在医师指导下配伍活血化瘀药物。
使用山茱萸需注意以下禁忌:阴虚火旺者单用可能加重口干咽痛等症状,需配伍滋阴降火药;湿热下注引起的淋证、带下禁用;外感发热期间不宜服用;不可与桔梗、防风同用(十八反禁忌)。日常服用建议煎汤用量6-12克,急救固脱可用至30克。长期使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食欲减退或皮肤瘙痒应停药。储存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