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词: #转氨酶
关键词: #转氨酶
转氨酶偏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轻度升高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持续升高需警惕病理性损害。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病毒复制会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确诊需通过血清学检测,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护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因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引发轻度转氨酶升高,多伴随腹型肥胖。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ST/ALT比值常超过2,需通过超声和肝功能检查鉴别。治疗需戒酒并控制体重,可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改善肝细胞代谢。
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等药物代谢产物可能造成肝细胞损伤。临床表现为用药后1-4周出现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伴发热皮疹。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解毒治疗。
自身抗体攻击肝细胞导致的慢性炎症,女性发病率较高。除转氨酶升高外,常伴随γ-球蛋白显著增高。诊断需检测抗核抗体等免疫指标,治疗主要采用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进行免疫抑制,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改善胆汁淤积。
剧烈运动、妊娠期、高脂饮食等可造成转氨酶暂时性升高,幅度通常不超过正常值2倍。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消除诱因后1-2周复查多可恢复正常。长期服用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者也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发现转氨酶升高应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轻度升高者建议1个月后复查,持续异常需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超声等检查。孕妇、慢性病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应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控制体重,慎用中药及保健品,减少肝脏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