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是怎么引起的

脾胃虚寒可能由饮食不当、长期受寒、过度劳累、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胃痛、食欲减退、腹泻、畏寒肢冷等症状。脾胃虚寒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治疗、艾灸等方式改善。
长期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镇饮料、生鱼片、西瓜等,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日常需避免空腹进食生冷食物,可适量食用生姜红糖水、小米粥等温补类食物。若伴随胃脘冷痛,可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等中成药。
腹部长期暴露于低温环境或穿衣单薄,寒邪直中脾胃,致使中焦阳气受损。常见症状为腹泻清稀、喜温喜按。建议通过热敷腹部、佩戴护腰等方式保暖,必要时可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症状明显者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或丁蔻理中丸。
长期体力透支或脑力消耗过度,耗伤脾胃之气,逐渐发展为虚寒证候。多伴有乏力、面色萎黄等表现。需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食用山药、红枣等补益食材。若出现顽固性腹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香砂六君丸或参苓白术散。
长期忧思焦虑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引发脾胃虚寒,常见胃胀嗳气、情绪抑郁等症状。需保持情绪舒畅,练习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对于肝郁脾虚型患者,中医可能推荐逍遥丸配合温中健脾的理中汤类方剂。
慢性疾病或术后气血亏虚未及时调养,累及脾胃阳气,表现为消瘦、四肢不温。需循序渐进进行营养补充,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药膳。临床常选用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药物,合并严重贫血时需配合复方阿胶浆等补血制剂。
脾胃虚寒者日常应注意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食用绿豆、苦瓜等寒性食物,冬季可适当进食羊肉、桂圆等温补之品。坚持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温补类药物导致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