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肿瘤切除术的类型有哪些

胃肿瘤切除术的类型主要有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胃楔形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具体术式需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病理类型决定。
适用于胃窦部或胃体下段的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胃远端三分之二,保留部分胃底与贲门,需重建消化道连续性。术后可能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或倾倒综合征,需配合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片、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等治疗,并需长期随访胃镜。
针对贲门或胃底部的肿瘤,切除胃近端及部分食管下端,保留胃窦部与幽门。术中需行食管-残胃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或狭窄。建议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必要时可联合化疗药物如替吉奥胶囊辅助治疗,需监测营养指标及吻合口愈合情况。
用于弥漫性胃癌或累及全胃的肿瘤,需完整切除胃体并清扫淋巴结,以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术后可能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或维生素B12缺乏,需终身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配合胰酶肠溶胶囊助消化。建议分6-8次少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
适用于黏膜下小肿瘤或局限的良性病变,通过局部楔形切除保留大部分胃组织。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但需术中快速病理确认切缘阴性。术后可短期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
针对胃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通过内镜剥离病变黏膜层。无须开腹但要求病变未侵及黏膜下层,术后需染色内镜评估切除完整性。可能并发穿孔或出血,需禁食1-2天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配合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
术后应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油炸及高纤维食物,每日分5-6餐进食。全胃切除患者需每3个月检测血清铁蛋白及骨密度,远端或近端切除者每年复查胃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3个月内禁止负重劳动。出现持续腹痛、黑便或体重骤降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