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门是什么东西,作用是什么

囟门是婴儿颅骨未完全闭合的柔软区域,主要作用是适应分娩过程中颅骨变形和促进大脑发育。
囟门由颅骨间的纤维膜构成,分为前囟和后囟。前囟呈菱形,位于顶骨与额骨交界处,出生时约1-2厘米宽;后囟呈三角形,位于顶骨与枕骨之间,出生时约0.5厘米宽。这些结构使颅骨具有可塑性,在分娩时能重叠变形通过产道。
囟门在分娩过程中起到关键缓冲作用。当胎儿通过产道时,颅骨可因囟门存在而发生适度重叠,减小头围直径。这种适应性变化能降低产道阻力,避免母婴软组织损伤,是自然分娩的重要生理机制。
囟门为婴儿大脑快速生长提供扩容空间。出生后第一年脑体积增长近3倍,未闭合的囟门允许颅腔随脑组织扩张而增大。前囟通常在12-18个月闭合,此时大脑已完成主要发育阶段。
囟门状态可反映婴儿健康状况。前囟凹陷常见于脱水,膨隆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闭合过早需警惕颅缝早闭症,过晚需排查佝偻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通过触诊囟门张力评估神经系统发育。
日常护理需避免压迫囟门区域,清洗时用指腹轻柔擦拭。注意观察囟门大小、张力变化,发现异常隆起或凹陷应及时就医。正常触碰不会损伤脑组织,但需防止尖锐物品刺伤该部位。
家长应定期测量婴儿头围并记录生长曲线,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以支持颅骨正常骨化。避免给婴儿使用过硬枕头,睡眠时保持仰卧位。若发现囟门区域出现异常搏动、肿胀或皮肤颜色改变,须立即前往儿科就诊。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磷的食物,促进婴儿骨骼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