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引起小叶性肺炎怎么办

流感引起小叶性肺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氧疗、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流感引起的小叶性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环境刺激、治疗延误等原因引起。
针对流感病毒本身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适用于发病48小时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使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选择药物需根据痰培养结果,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使用抗生素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氧变化,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复方甘草合剂等药物促进痰液排出。同时保持室内湿度,多饮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避免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反射。
需保证每日足够热量摄入,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可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严重食欲减退者可考虑肠内营养支持。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有助于免疫恢复。
流感季节应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劳累,遵医嘱完成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吸烟者需戒烟,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