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儿童手足口病5个明显症状

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有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食欲减退、精神萎靡5个明显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疱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点,随后形成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浅溃疡,可能伴有疼痛感,导致儿童拒食、流涎。家长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若溃疡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不破溃。皮疹通常不痛不痒,少数病例可能出现瘙痒。家长需给儿童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抓挠皮疹。皮疹一般1周左右自行消退,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
多数患儿伴有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持续1-3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摄氏度。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适当多饮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若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惊厥需及时就医。
由于口腔疱疹疼痛,患儿常出现拒食、食欲下降等症状。家长需准备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果汁等,避免过热、过酸、过硬食物刺激口腔。可少量多餐喂养,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合维生素B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改善食欲。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肢体抖动、呕吐、呼吸困难等表现,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轻症患儿应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避免交叉感染。家长需做好患儿个人卫生,勤洗手,对患儿用品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水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多数患儿预后良好,1-2周可痊愈,少数重症病例需及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