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为什么不能在生理期

女性在生理期通常不建议拔牙,主要与凝血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疼痛敏感度升高、激素水平波动、术后恢复延迟等因素有关。
生理期子宫内膜脱落会导致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血液中抗凝血物质活性增强,此时拔牙可能引发出血时间延长或术后渗血。建议避开月经期后3-5天再进行口腔手术,确保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状态。
月经期间免疫系统功能暂时性降低,口腔创口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若必须拔牙,需严格使用医用灭菌敷料覆盖创面,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导致痛觉神经敏感性增强,拔牙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疼痛反应。对于智齿等复杂拔牙操作,建议选择局部麻醉效果更好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阻滞麻醉。
雌激素和孕激素周期性变化会影响组织修复能力,可能延迟牙槽骨愈合。临床观察显示月经期拔牙患者出现干槽症的概率较平时升高,表现为剧烈放射性疼痛和腐败性口臭。
经期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术后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应激反应。建议术后24小时内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预防贫血加重。
女性拔牙应避开月经期及经前3天,选择月经结束后1周内进行手术更为安全。术前可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术后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刺激创面。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复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