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牙龈长脓包怎么办

幼儿牙龈长脓包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处理。牙龈脓包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外伤感染、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用温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帮助幼儿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可减少细菌滋生。家长需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周围,避免脓包破裂导致感染扩散。出现牙龈红肿时可配合冷敷缓解疼痛,每次冷敷不超过5分钟。
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包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克林霉素磷酸酯颗粒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口腔致病菌。使用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
较大脓包可能需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无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后放置橡皮条保持引流。该操作需配合局部麻醉,术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家长应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防止幼儿用手触碰创口。
乳牙根尖周炎导致的脓包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治疗包括开髓、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等步骤,可保留患牙功能。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咬合不适,家长应给幼儿提供软质食物,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严重龋坏或牙根吸收超过三分之二的乳牙需考虑拔除,避免感染影响恒牙胚。拔牙后需咬紧棉球止血,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质。家长要防止幼儿舔吮创口,术后24小时避免刷牙漱口以防血凝块脱落。
日常应培养幼儿早晚刷牙习惯,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病,避免发展成牙龈脓包。控制高糖零食摄入,多吃苹果、胡萝卜等需要咀嚼的新鲜蔬菜水果,促进颌骨发育。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异常时及时就医,避免拖延导致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