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低血糖怎么办

儿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宝宝出生低血糖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静脉输注葡萄糖、密切监测血糖、皮肤接触保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新生儿低血糖通常由母体糖尿病、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围产期缺氧、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尽早开奶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低血糖,出生后30分钟内开始母乳喂养,每2-3小时哺乳一次。若母乳不足可补充配方奶,喂养量按体重计算。哺乳时注意观察宝宝吸吮力,避免呛奶。喂养后需复测血糖,持续低于2.6毫摩尔每升需医疗干预。

2、静脉输注葡萄糖

血糖低于危险值或经口喂养无效时,需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输注速度需严格控制在每分钟4-8毫克每千克体重,避免高血糖反跳。治疗期间每1-2小时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2.8-7毫摩尔每升范围。该措施可能与围产期窒息、败血症等病理因素有关,常伴随嗜睡、肌张力低下等症状。

3、密切监测血糖

高危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需完成首次血糖检测,使用足跟血或动脉血样本。生后24小时内每2-4小时监测,稳定后改为每6-8小时。监测时注意消毒穿刺部位,避免组织液稀释影响结果。持续血糖监测仪可用于严重病例,但需定期校准。

4、皮肤接触保暖

将婴儿置于母亲胸前进行袋鼠式护理,维持体温36.5-37.5摄氏度。低温会加剧糖原消耗,皮肤接触可减少能量消耗。同时刺激母乳分泌,促进母婴bonding。注意观察宝宝肤色和呼吸,避免压迫气道。

5、及时就医

反复低血糖或伴随惊厥、呼吸暂停时需转诊新生儿科。可能与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糖原累积病等遗传代谢病有关,表现为喂养困难、黄疸延长。需进行胰岛素、生长激素检测及基因筛查,必要时使用二氮嗪、胰高血糖素等药物。

家长需记录喂养时间和尿量,避免使用蜂蜜或糖水等家庭补救措施。维持环境温度适宜,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充足热量摄入,糖尿病母亲需严格控制血糖。出院后继续监测神经发育,发现异常及时康复干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