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伤口处理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狂犬病伤口处理需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唾液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传播,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可降低感染风险。
伤口处理第一步是彻底冲洗。使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15分钟以上,水流需有一定冲击力以清除病毒。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深入冲洗。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无须包扎以保持开放引流。若伤口出血严重,可先压迫止血再冲洗。处理过程中避免挤压伤口导致病毒扩散。
特殊情况下需调整处理方式。眼部或口腔黏膜暴露时,改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已结痂的陈旧伤口仍需冲洗消毒。若伤口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应在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对于贯穿伤、头面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轻微暴露也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完成伤口处理后,需根据暴露分级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二级暴露需接种疫苗,三级暴露需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处理伤口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观察有无发热、头痛等异常症状。所有可疑狂犬病暴露均应到指定医疗机构进一步处置,不可因伤口表浅而忽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