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检查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通过肾功能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血液检查等方式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血肌酐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反映肾功能减退程度。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核心手段,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等项目。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小球损伤,尿沉渣镜检发现管型或红细胞提示肾实质病变。建议留取晨起中段尿,女性避开月经期。持续性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标志,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变化。
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晚期慢性肾衰常表现为肾脏萎缩。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肾脏形态异常和尿路梗阻。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影像学检查对鉴别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衰竭有重要价值。
肾活检通过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肾脏病变的具体类型和程度。适用于病因不明或快速进展的肾衰竭患者。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术后需卧床观察。肾活检是确诊某些肾小球疾病的金标准,但存在出血风险需谨慎选择。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贫血常见于肾衰竭患者,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需动态监测血红蛋白、钙磷代谢等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反映肾脏内分泌和调节功能紊乱,对分期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