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需要做什么检查

肌肉酸痛通常需要做血常规、肌酸激酶检测、肌电图、影像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检查。肌肉酸痛可能与运动损伤、感染、免疫性疾病、代谢异常、神经肌肉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肌肉组织炎症,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淋巴细胞增多,部分寄生虫感染可能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检查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排查病因。
肌酸激酶是反映肌肉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剧烈运动、肌肉创伤或肌病可能导致该酶显著升高。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肌酸激酶可超过正常值数十倍,需紧急处理。长期轻度升高可能与遗传性肌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药物副作用相关,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功能,可鉴别肌肉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出现自发电位或运动单位电位改变,肌炎患者可检出异常自发电活动。该检查对诊断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肌肉结构异常,如血肿、肌腱断裂或肌肉水肿。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发现早期肌炎、肌肉变性或肿瘤性病变。CT检查适用于评估骨骼异常或深部组织病变,如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牵涉性肌肉疼痛。
抗核抗体谱检测有助于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肌炎,如皮肌炎患者可能出现抗Jo-1抗体阳性。特异性抗体如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可辅助重症肌无力诊断。对于伴随皮疹、关节痛或雷诺现象的肌肉酸痛,需重点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
出现持续肌肉酸痛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并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可局部热敷缓解症状,但避免高温烫伤。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帮助肌肉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若伴随发热、肌无力或尿色异常需立即就医,警惕横纹肌溶解等严重情况。遵医嘱完善检查后,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