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是怎么回事

小腿骨折可能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力性骨折、遗传性骨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石膏固定、手术复位、药物镇痛、康复训练、营养补充等方式治疗。
直接暴力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可能导致胫骨或腓骨断裂,常伴随剧烈疼痛、肿胀变形及无法负重。需立即制动并就医,通过X线明确骨折类型。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严重者需行髓内钉固定术。
骨密度降低会增加骨折风险,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外力下骨折,伴身高缩短或驼背。除钙剂和维生素D3颗粒外,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吸收,同时加强防跌倒措施。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会破坏骨质结构,轻微活动即可能骨折,夜间痛和发热是常见伴随症状。需通过CT或活检明确病因,原发病治疗联合骨折处理,如使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控制骨转移,必要时行肿瘤切除手术。
长期重复应力如长跑、行军可能导致胫骨中段微骨折,表现为运动后渐进性疼痛。需停止训练4-6周,配合低温冲击镇痛仪缓解症状,严重者使用酮洛芬凝胶外涂,恢复期逐步进行水中步行训练。
成骨不全症等遗传疾病会使骨骼脆性增加,可能反复发生骨折,伴蓝色巩膜或听力下降。需避免剧烈运动,静脉输注帕米膦酸钠改善骨质量,骨折时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减少再次损伤。
小腿骨折后需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石膏固定期间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康复期逐步进行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训练,饮食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避免过早负重,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定期复查评估骨愈合进度。如出现石膏松动、肢体麻木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