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胃肠炎怎么治疗

关键词: #肠炎
关键词: #肠炎
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胃肠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黏膜。急性期可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适当补充富含电解质的饮品如口服补液盐,有助于预防脱水。
腹泻呕吐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需少量多次补充温开水、淡盐水或专用口服补液溶液。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儿童按体重每公斤50-100毫升计算。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诺氟沙星可抑制肠道致病菌,蒙脱石散能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病毒感染所致胃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腹部热敷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疼痛,使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按摩足三里穴位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采用拇指按压法,每日2-3次。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病情。
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进行急诊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肠造瘘术等。克罗恩病等特殊类型胃肠炎可能需择期行病变肠段切除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伤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
胃肠炎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食品卫生,饭菜需充分加热,餐具定期消毒。慢性胃肠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发热、血便、剧烈腹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警惕脱水休克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