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血尿疾病怎么办

孩子出现血尿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调整饮食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就医检查、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处理。血尿通常由泌尿系统感染、肾炎、结石、外伤或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记录孩子尿液颜色深浅及出现时间,肉眼血尿多呈洗肉水色或茶色,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测发现。持续血尿超过24小时或伴随排尿疼痛、发热时需立即就医。生理性血尿可能与剧烈运动、高热有关,适当休息后可能自行缓解。
增加每日饮水量至1000-1500毫升,促进尿液稀释和细菌冲刷。避免食用含人工色素食物,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摄入。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猕猴桃,但遗传性高草酸尿症患儿需限制维生素C摄入。
运动性血尿患儿应暂停篮球、长跑等高强度运动1-2周,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运动后出现血尿需检查是否存在胡桃夹综合征,该情况可能伴随左侧腰腹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
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可能出现眼睑浮肿、血压升高,需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指标。IgA肾病患儿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3天内出现,需进行肾穿刺确诊。
细菌性尿路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肾炎患儿可能需要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遗传性Alport综合征患儿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延缓肾功能恶化。
家长应每日监测孩子排尿情况,记录尿色变化与尿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治疗期间避免摄入腌制食品及碳酸饮料。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学龄期儿童出现血尿应暂免体育课。若血尿伴随持续发热、水肿或少尿,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血尿患儿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肾脏超声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