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第二天还恶心想吐怎么办

食物中毒第二天还恶心想吐可通过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服用药物、热敷腹部、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脱水等原因引起。
食物中毒后恶心想吐可能导致电解质流失,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散。避免直接饮用高糖饮料或冰水,以免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症状。家长需观察儿童是否有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
发病初期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症状缓解后可过渡到馒头、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食用高脂、高纤维及乳制品,西蓝花、豆类等产气食物也应暂时禁食。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药物,伴有发热时可考虑诺氟沙星胶囊。恶心呕吐明显者可使用多潘立酮片,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用40℃左右热水袋热敷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胃肠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婴幼儿应在家长监督下进行。配合顺时针按摩脐周能促进肠蠕动恢复。
若出现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可能与沙门菌感染、志贺菌痢疾等严重感染有关。需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重症者需静脉补液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食物中毒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消化功能。两周内避免进食生冷海鲜、未彻底加热的剩菜,餐具需高温消毒。建议家长记录患儿每日呕吐次数及大便性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变化过程。如出现肌肉无力、心悸等低钾症状应及时复查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