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有钙化灶是什么病

关键词: #乳房
关键词: #乳房
乳房钙化灶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纤维腺瘤或乳腺癌等疾病的表现。钙化灶本身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异常征象,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性质。
乳腺增生是雌激素水平异常导致的良性病变,钙化灶多呈散在点状分布。患者常伴随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胀痛,触诊可及颗粒状结节。超声检查显示腺体结构紊乱,钙化灶直径通常小于2毫米。治疗以疏肝理气中成药为主,如乳癖消片、逍遥丸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调节内分泌。
哺乳期乳腺炎或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形成粗大钙化灶。急性期表现为红肿热痛,慢性期可见导管周围钙盐沉积。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液性暗区伴后方声影。需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配合金黄散外敷,化脓时需穿刺引流。
乳腺导管分泌物淤积导致管壁钙化,钼靶显示沿导管走行的线状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乳头可挤出牙膏样分泌物。病理检查可见扩张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治疗采用乳安片配合甲硝唑片控制炎症。
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瘤体退化时可出现爆米花样钙化。触诊为活动度好的圆形肿块,超声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灶。直径超过3厘米或生长迅速者需手术切除,常用术式为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恶性钙化灶呈簇状分布、形态不规则且密度不均,常见于导管原位癌。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血,钼靶显示钙化灶每平方厘米超过15枚。确诊需空心针穿刺活检,根据分子分型选择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
发现乳房钙化灶应完善超声、钼靶或磁共振检查,BI-RADS分级3类以上需每3-6个月复查。日常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摄入,选择无钢圈透气文胸,每月月经结束后3天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专项体检,哺乳期保持正确衔乳姿势预防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