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后的不良反应

手术麻醉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寒战、喉咙痛、尿潴留等。麻醉不良反应通常与麻醉药物种类、患者体质、手术类型等因素有关,多数症状可在术后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恶心呕吐是术后最常见的麻醉反应,可能与麻醉药物刺激呕吐中枢、术中胃肠蠕动减弱有关。患者表现为频繁干呕或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昂丹司琼注射液等止吐药物,术后6小时内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椎管内麻醉后可能出现低颅压性头痛,表现为直立时头痛加重,平卧缓解,与脑脊液渗漏有关。全麻患者可能出现药物代谢不完全导致的头晕,常伴视物模糊。建议卧床休息,适当补液,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
术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体表散热增加可能导致术后寒战,表现为不自主肌肉震颤。寒战会增加耗氧量,影响伤口愈合。可通过加盖保温毯、输注加温液体改善,严重时可使用哌替啶注射液控制症状。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能出现咽喉部黏膜损伤,表现为吞咽疼痛、声音嘶哑。通常与插管操作摩擦、导管压迫有关。术后可含服西地碘含片缓解,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症状多在2-3天内消退。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可能暂时抑制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排尿困难。患者表现为下腹胀满但无法自主排尿。可通过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必要时实施导尿。老年男性患者需排除前列腺增生因素。
术后应保持半卧位减少恶心呕吐风险,麻醉清醒后2小时可少量饮水,6小时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避免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跌倒。寒战患者需加强保暖但避免使用电热毯以防烫伤。记录24小时尿量,出现严重头痛、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通知医疗团队。术后随访中应如实反馈麻醉恢复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