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治疗辐射对周边人影响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碘131治疗产生的辐射对周边人群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与接触时间和距离密切相关。治疗期间患者需隔离1-2周,与孕妇、儿童保持2米以上距离,日常接触者累计接触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

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主要通过释放β射线和γ射线发挥作用。β射线穿透力较弱,数毫米厚度的金属或玻璃即可阻挡,但γ射线可穿透人体组织。患者服药后48小时内体内辐射量最高,此时汗液、唾液等体液可能携带微量放射性物质。普通成年人短暂接触(如每日10分钟)的辐射量通常低于安全限值,但长期密切接触可能超过公众年剂量限值。同住者应避免共用餐具、毛巾,患者使用后的卫生间需及时冲洗。哺乳期妇女接受治疗后需停止母乳喂养,避免通过乳汁传递放射性物质。

特殊人群需严格防护。孕妇接触碘131可能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儿童因甲状腺对辐射更敏感,均应避免接触。若必须照顾患者,建议穿戴铅围裙并缩短接触时间。患者居住房间宜单独通风,衣物单独清洗。治疗后1个月内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长途旅行,部分国家要求提供医院出具的辐射安全证明。患者体内辐射水平通常2-3周后可降至安全范围,具体时间取决于给药剂量和个体代谢差异。

进行碘131治疗的患者应遵医嘱做好辐射防护管理,治疗前向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周边人群若需长期接触患者,可咨询核医学科进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治疗后患者代谢产物仍具放射性,应按医疗机构指导处理排泄物和污染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