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脱臼怎么治疗

胳膊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胳膊脱臼通常由外伤、关节囊松弛、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肌肉力量失衡、病理性脱位等原因引起。
急性脱臼后需立即就医,由医生通过牵引、旋转等专业手法使关节恢复正常位置。复位前需拍摄X光片排除骨折,复位时可能伴随关节弹响感,成功后疼痛明显减轻。禁止自行暴力复位以免损伤血管神经。
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或支具固定2-3周,肘关节屈曲90度悬吊于胸前。固定期间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活动,但需每日轻柔活动手指防止僵硬。儿童患者固定时间可缩短至10-14天,家长需监督制动执行情况。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反复脱位者可能需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关节润滑,合并肌肉痉挛时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症状。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初期采用冷热敷交替缓解肿胀,后期通过弹力带训练增强肩袖肌群力量。超声波治疗可促进韧带修复,关节活动度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牵拉。
对于习惯性脱位或合并关节盂骨折者,可能需行关节囊修补术、Latarjet手术等。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3个月内禁止投掷类运动。老年患者术后需预防关节僵硬,可配合CPM机进行被动活动。
脱臼后24小时内应冰敷患处,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等食物,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修复。首次脱臼后6个月内需避免高风险运动,日常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复查排除隐匿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