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长了个疙瘩一碰就痛怎么办

耳鼻喉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21次浏览

关键词: #耳朵 #疙瘩

耳朵里面长了个疙瘩一碰就痛可能是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或外耳道炎等疾病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消毒

使用医用碘伏或酒精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挤压疙瘩。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若为外耳道炎引起的红肿,消毒后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疖肿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若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可能需要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或阿莫西林胶囊。用药期间禁止掏耳,避免污水进入耳道。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防止复发。

3、切开引流

对于已化脓的较大疖肿,可能需要在门诊进行切开引流术。医生会在局麻下用无菌器械排出脓液,术后需定期换药。该操作可迅速缓解胀痛,但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禁止自行挑破以免感染扩散。

4、止痛处理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刺激患处,睡觉时尽量侧卧避开患耳。若为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待炎症控制后可考虑手术切除。

5、病因预防

纠正掏耳习惯,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游泳或洗头时注意防水,及时擦干耳廓积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增强营养。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外耳道湿疹或真菌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用手频繁触摸患处。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帮助恢复。若出现听力下降、剧烈头痛或面部麻木等异常,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禁止自行使用偏方药物涂抹耳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