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上总摸到“小疙瘩”,是啥东西?对健康有何影响?告诉你真相

头皮上突然摸到个硬硬的小鼓包,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别慌,这些"不速之客"其实比你想象中常见得多。今天就带大家解锁头皮小疙瘩的"身份密码",让你不再自己吓自己。
1、油脂粒
皮脂腺分泌旺盛时,毛囊口容易被堵住形成白色小颗粒。就像皮肤上的闭口粉刺,只不过长在了头发里。
2、毛囊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红色肿包,摸起来会痛。熬夜、压力大时特别爱冒出来,就像头皮上的"青春痘"。
3、皮脂腺囊肿
皮脂堆积形成的囊性肿物,能摸到圆圆的硬块。个头大的可能会慢慢长大,但多数相安无事。
1、持续增大
如果小疙瘩一个月内明显变大,或者从绿豆长到花生米大小,建议找专业人士看看。
2、颜色异常
正常是肤色或淡红色,如果变紫发黑,或者表面出现溃烂,就别再观察了。
3、伴随症状
同时出现脱发、瘙痒、渗液等情况,可能提示其他皮肤问题。
1、管住手别乱抠
指甲里的细菌可能让情况更糟,挤压还容易留疤。实在忍不住,可以用酒精棉片轻轻按压。
2、调整洗护习惯
油性头皮建议隔天洗头,选择温和的弱酸性洗发水。洗头时别用指甲抓挠,指腹按摩更安全。
3、饮食作息调节
少吃油炸食品和乳制品,保证充足睡眠。压力大时可以做做头皮放松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定期梳头
用宽齿梳每天梳头100下,既能按摩头皮,又能帮助油脂均匀分布。
2、控制烫染频率
化学药剂会刺激头皮,建议间隔3个月以上。染发前记得做过敏测试。
3、勤换枕套
每周更换1-2次枕套,避免细菌滋生。纯棉材质比化纤的更透气亲肤。
记住,绝大多数头皮小疙瘩都是"纸老虎"。只要没有异常变化,保持好心态和健康习惯,它们往往会自己消失。如果实在担心,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总没错。毕竟头皮健康也是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值得用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