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诱发因素有什么

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感染、心律失常、血压急剧升高、输液过多过快、过度劳累等。急性心衰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无法维持足够的血液输出,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感染是急性心衰的常见诱因,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会导致机体代谢需求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同时炎症反应可能直接损害心肌功能。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可能引起缺氧,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需及时控制感染源。
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等会显著降低心脏泵血效率,而严重心动过缓也会减少心输出量。心律失常可能由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或药物副作用引起。患者常有心悸、头晕甚至晕厥表现,需通过心电图明确类型并针对性治疗。
高血压危象时外周血管阻力骤增,左心室后负荷突然加重,可能导致急性左心衰。常见于未规律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或妊娠期子痫前期等特殊情况。患者多有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紧急降压处理。
短时间内大量静脉输液会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尤其对已有心功能不全者易诱发急性心衰。常见于术后补液或抢救休克时,患者可突发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必要时使用利尿剂。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耗氧量剧增,心脏需加倍工作以满足需求。对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心肌病变者,可能突发急性心衰。表现为运动后突发胸闷气促,需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预防急性心衰需控制基础心脏病,避免诱因。患者应规律服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等预警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适度活动,避免感染,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