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尤其是存在基础心脏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的病理状态,感染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重心脏负担或直接损伤心肌。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或流感是常见诱因。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介质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发热和心动过速导致心脏负荷加重。细菌感染还可能引发败血症,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损害心肌收缩功能。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可直接侵袭心肌细胞,诱发心肌炎。慢性肺部感染导致长期低氧血症,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衰竭。
泌尿系统感染也可能成为诱因。严重尿路感染可能引起脓毒血症,导致血压剧烈波动。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常因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消化系统感染如胃肠炎引起的呕吐腹泻,可能造成体液丢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肌电生理稳定性。对于已存在心脏瓣膜病变者,感染性心内膜炎会直接破坏瓣膜结构,急剧恶化心功能。
预防感染诱发心衰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出现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日常注意手卫生和呼吸道防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心衰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液体摄入量,出现气短加重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