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如何分类

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三种类型,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还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衰竭通常由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需要控制原发病。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常见症状包括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淤血等。右心衰竭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同时需要限制钠盐摄入。
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心和右心衰竭的表现,病情较为严重。全心衰竭可由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发展而来。治疗上需要综合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多种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收缩性心力衰竭指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降低。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疾病。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卡维地洛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药物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舒张性心力衰竭指心脏舒张功能受限,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降低。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应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可能提示病情加重。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出现气促加重、水肿明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