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主要是哪些类型的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转子下骨折三种类型。髋部骨折多与骨质疏松、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患肢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头与股骨转子之间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导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轻微外力如跌倒即可引发。患者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患肢无法负重行走等症状。治疗上可选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方式。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改善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发生在股骨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高能量损伤导致。患者除髋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患肢缩短、外旋畸形等表现。治疗常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可配合使用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鲑降钙素注射液等药物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转子下骨折指发生在小转子下方5厘米以内的骨折,常见于青壮年人群。多由直接暴力如重物砸伤、交通事故等导致。患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皮下瘀斑等症状。治疗上多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方式。康复期可遵医嘱使用伤科接骨片、麝香接骨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康复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措施,骨质疏松患者应长期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