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筛查查什么的

中耳筛查主要检查中耳结构及功能状态,包括鼓膜完整性、听骨链活动度、中耳压力及听力传导功能等。筛查项目主要有鼓气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耳声发射检查、咽鼓管功能评估。
通过可调节气压的耳镜观察鼓膜活动度,判断是否存在鼓膜内陷、穿孔或积液。鼓膜异常活动可能提示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硬化等疾病,需结合声导抗测试进一步确认。检查时需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耵聍遮挡视野。
通过改变外耳道压力测量鼓膜顺应性,可鉴别中耳积液、咽鼓管功能障碍。A型曲线表示中耳压力正常,B型曲线提示中耳积液,C型曲线常见于咽鼓管阻塞。该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采用不同频率纯音检测气导与骨导听力阈值,判断中耳传导功能。传导性耳聋多由中耳病变引起,表现为气导阈值升高而骨导正常。测试需在隔音室内进行,受检者需准确反馈听到的声音信号。
记录耳蜗外毛细胞产生的声能信号,间接评估中耳传音功能。未引出耳声发射可能提示中耳积液或听骨链固定,但需排除耳蜗病变。新生儿听力筛查常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过程无创快捷。
通过捏鼻鼓气法、压力计检测等方法评估咽鼓管开放功能。功能障碍可导致中耳负压或积液,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检查时可要求受检者做吞咽动作,观察鼓室压力变化曲线。
建议筛查前24小时避免耳道进水或使用滴耳液,儿童检查需保持安静配合。筛查异常者应及时进行颞骨CT或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进一步检查。日常注意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帮助咽鼓管开放。若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