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肚子疼怎么缓解

食物中毒肚子疼可通过催吐、补充水分、热敷腹部、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病毒侵袭、化学物质、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误食变质或污染食物后2小时内可尝试催吐,减少毒素吸收。用手指或勺柄轻压舌根诱发呕吐,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排空。催吐后需用温水漱口,避免刺激咽喉黏膜。婴幼儿、昏迷患者及误服腐蚀性物质者禁止催吐。
腹泻呕吐会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10-15分钟饮用50-100毫升液体,24小时内补液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可适量饮用米汤、苹果汁补充电解质,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腹泻。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能缓解肠痉挛疼痛。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毒素代谢,但腹部皮肤感觉异常或出现皮疹时应停止。婴幼儿热敷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烫伤。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缓解腹泻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颠茄片可解除平滑肌痉挛,减轻阵发性腹痛。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联用止泻药导致毒素滞留。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洗胃、静脉补液或抗生素治疗。就医时携带可疑食物样本,便于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体。
食物中毒恢复期应选择低脂少渣饮食,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纤维及辛辣食物2-3天。注意餐具消毒和食材新鲜度,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出现反复腹痛或排便异常超过一周时,建议进行肠镜检查排除肠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