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由什么引起

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病毒感染是肠胃炎最常见的原因,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均可引发肠胃炎。病毒性肠胃炎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低热、乏力等症状。病毒性肠胃炎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
细菌感染也是肠胃炎的常见原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细菌性肠胃炎通常表现为腹痛、发热、脓血便等症状。细菌性肠胃炎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过敏性肠胃炎,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过敏性肠胃炎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皮疹等症状。过敏性肠胃炎的治疗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药物性肠胃炎,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性肠胃炎通常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药物性肠胃炎的治疗主要是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
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贾第虫等也可引起肠胃炎。寄生虫性肠胃炎通常表现为慢性腹泻、腹胀、体重下降等症状。寄生虫性肠胃炎需要遵医嘱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如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
肠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急性期可进食米汤、粥等流质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高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