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堵塞耳闷两年了

耳鼻喉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3次浏览

咽鼓管堵塞导致的耳闷持续两年可能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鼻咽部炎症或结构异常有关,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病因。咽鼓管堵塞常见原因主要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及气压损伤等因素。

1、鼻窦炎

鼻窦炎引起的黏膜水肿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开口,导致长期通气障碍。患者常伴随鼻塞、脓涕倒流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者需行鼻窦开放术。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鼻黏膜肿胀可直接压迫咽鼓管咽口。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可选用氯雷他定片、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建议检测过敏原。

3、腺样体肥大

儿童及青少年腺样体肥大会机械性阻塞咽鼓管,成人偶见腺样体残留。特征性表现为夜间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确诊后需评估手术指征,常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

4、鼻咽部肿瘤

鼻咽癌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压迫咽鼓管导致单侧持续性耳闷,需警惕回吸性血涕、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伴随症状。确诊依赖鼻咽镜活检,治疗需结合放疗与顺铂注射液等化疗方案。

5、气压损伤

航空或潜水造成的气压骤变可能引发咽鼓管黏膜撕裂,形成瘢痕性狭窄。急性期可出现耳痛、耳鸣,慢性期以耳闷为主。可通过咽鼓管吹张术改善,必要时行鼓膜置管。

长期耳闷可能影响听力及生活质量,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建议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合并过敏症状时需远离粉尘、花粉等致敏原。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耳鼻喉科进一步评估咽鼓管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