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的3大原因

新生儿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并及时干预。
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量过多可能导致新生儿呕吐。仰卧位喂养会使乳汁易反流,过量喂养可能超过胃容量。表现为进食后少量溢奶,呕吐物为未消化奶液。建议家长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养,控制单次奶量在30-60毫升,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若伴随呛咳或呼吸异常需警惕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易引发反流。典型症状为频繁吐奶、弓背哭闹,呕吐物含黏液或凝乳块。可能与早产、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睡眠时保持头高脚低位。持续呕吐伴体重下降需排除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肠道感染或败血症等疾病会引起病理性呕吐。常见于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肺炎等,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血丝,多伴随发热、腹泻、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可能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家长应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新生儿口鼻清洁防止误吸。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若呕吐呈喷射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脑膜炎等急重症。日常喂养后建议右侧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晃动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