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前庭炎的症状及治疗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慢性鼻前庭炎主要表现为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结痂及皲裂,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软膏、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与鼻腔分泌物刺激、细菌感染、不良挖鼻习惯、过敏反应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
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清洗鼻前庭,帮助清除分泌物和痂皮。避免用力擦拭,可用棉签轻柔清理。合并感染时可用稀释的碘伏溶液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清洁后保持局部干燥,减少微生物滋生环境。
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涂抹前需清洁患处,薄层覆盖红肿区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持续使用不超过1周,若出现皮肤灼热感应立即停用。严重感染时可联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增强抗感染效果。
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者。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反应。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必要时加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代谢。所有口服药物均需医师评估后使用。
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1-2次。超短波治疗能减轻深层组织炎症,疗程5-7天。治疗期间避免高温刺激,物理治疗后3小时内勿接触水。皮肤破损者禁用此类治疗。
对形成脓肿者需行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换药至愈合。顽固性皲裂可采用鼻前庭成形术修复皮肤缺损。所有手术均需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术后使用鼻内镜定期复查,预防瘢痕粘连。糖尿病患者术后需加强血糖监测。
日常应戒除挖鼻习惯,冬季使用凡士林保持鼻腔湿润。过敏体质者需远离粉尘、花粉等致敏原。反复发作者建议检查血糖和免疫功能。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促进黏膜修复。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伴发热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