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包括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期甲状腺炎等类型。这些疾病可能与妊娠期激素变化、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乏力、体重异常波动等症状。建议孕妇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就医干预。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由妊娠剧吐或格雷夫斯病引起,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需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避免使用放射性碘治疗。未控制可能增加流产、早产风险。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或碘缺乏导致,症状包括嗜睡、便秘、体重增加。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促甲状腺激素在妊娠特异性参考范围内。严重者可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妊娠期甲状腺炎多为产后甲状腺炎的前驱表现,分为短暂性甲状腺毒症期和减退期。急性期可对症使用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悸,减退期需短期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多数患者在产后1年内自行恢复。
妊娠期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需通过超声评估性质,恶性可疑结节建议在孕中期进行细针穿刺活检。良性结节可观察,恶性结节根据分期选择孕中期手术或产后治疗。妊娠激素可能刺激结节生长。
孕妇每日碘需求量为230微克,缺碘地区建议食用碘盐或遵医嘱补充碘化钾片。过量碘摄入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通过尿碘检测评估营养状况。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应适量摄入。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管理需多学科协作,建议孕前筛查甲状腺功能,妊娠早期完成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规律产检时每4-6周复查甲状腺指标,分娩后6周重新评估。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出现手抖、情绪异常等表现时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左甲状腺素钠片,并监测婴儿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