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小孩怎么查肠胃炎

两个月婴儿疑似肠胃炎需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查、腹部超声等方式诊断。肠胃炎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喂养不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粪便常规检查可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病原体,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毒性肠胃炎。细菌培养需采集新鲜粪便样本,家长需使用无菌容器存放并1小时内送检。若粪便呈黏液脓血样,可能提示细菌性感染,需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类型,C反应蛋白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电解质检测对频繁呕吐腹泻的患儿尤为重要,可发现钠钾等失衡情况。家长需配合护士完成采血,按压针眼3-5分钟防止淤青。严重脱水时可能需静脉补液治疗。
超声检查能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检查前需保持患儿安静。家长可准备安抚奶嘴或哺乳安抚。若发现肠壁增厚或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感染性肠胃炎。检查过程无辐射,适合婴幼儿反复检查评估病情。
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粪便性状及尿量变化。水样便伴喷射性呕吐可能为轮状病毒感染,血便伴高热需警惕细菌性痢疾。注意观察前囟是否凹陷、皮肤弹性等脱水体征,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询问奶粉冲调比例、哺乳母亲饮食等。过度喂养或奶粉过敏可能引发非感染性腹泻。家长需提供详细喂养记录,包括新添加辅食种类和时间。乳糖不耐受患儿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
家长应保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人工喂养需严格消毒奶具。注意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或抽搐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恢复期遵循由稀到稠的渐进式喂养原则,可补充婴幼儿专用补液盐预防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