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会自己好吗

急性胃肠炎是否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轻度症状可能自行缓解,中重度需医疗干预。主要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和低热。免疫功能正常者3-5天可自愈,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沙门氏菌或志贺菌导致的胃肠炎常见腹痛伴黏液脓血便。这类感染难以自愈,需粪便培养确诊后使用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
暴饮暴食或进食变质食物引发的胃肠炎,通过禁食6-8小时配合淡盐水补充多可缓解。反复呕吐者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但需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
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停用致病药物后症状通常减轻。严重者需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合并消化道出血时需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老年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胃肠炎易进展为脱水性休克。这类人群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尽早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综合治疗。
发病初期建议进食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少尿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诊。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两周内禁止饮酒及辛辣刺激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