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如何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奥贝胆酸片等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考虑肝移植手术。该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乏力等症状。
熊去氧胆酸胶囊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一线治疗药物,能改善胆汁淤积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该药物通过促进胆汁酸分泌和降低毒性胆汁酸水平发挥作用,适用于早期和中期患者。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奥贝胆酸片作为二线药物,适用于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患者。该药物为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可调节胆汁酸代谢并减轻肝脏炎症。治疗过程中需警惕瘙痒加重风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禁用。
对于终末期肝硬化伴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手术适应证包括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或血清胆红素持续升高。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5年生存率较高但存在胆道并发症风险。
针对皮肤瘙痒可选用考来烯胺散结合紫外线照射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维生素D3滴剂和碳酸钙片。脂肪泻症状明显者可添加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同时监测脂溶性维生素水平。
患者应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日保证30克优质蛋白摄入以防肌肉萎缩。适量进行抗阻力训练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减少光敏反应。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弹性成像等指标。饮食宜采用高蛋白、低脂、高维生素的均衡膳食,避免腌制及霉变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注意预防感染,出现腹水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得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