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荨麻疹症状及原因是什么

婴儿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有瘙痒,可能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
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对牛奶、鸡蛋、花生等食物过敏。过敏反应会导致组胺释放,引发皮肤血管扩张和渗出,形成风团。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发现可疑食物后暂停喂养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中耳炎等可能诱发荨麻疹。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患儿可能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需针对原发感染治疗,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冷热变化、摩擦或压力等物理因素可直接激活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表现为受刺激部位出现线状或局限性风团,通常数小时内消退。建议家长避免给婴儿穿戴过紧衣物,洗澡水温保持在37℃左右,外出时做好防风防晒措施。
蚊虫毒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超敏反应,叮咬处出现水肿性红斑伴剧烈瘙痒。严重时可导致血管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被叮咬后应立即冷敷,医生可能开具地奈德乳膏外用,或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应急处理。
特应性体质婴儿更易发生荨麻疹,这类患儿常伴有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病史。发病与基因调控的免疫应答异常有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家长需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尘螨接触,必要时需进行过敏原检测。
婴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家长应注意选择无刺激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产品。哺乳期母亲需忌口易致敏食物,添加辅食应遵循单一渐进原则。若风团持续24小时不消退、伴随呼吸困难或面部肿胀,须立即就医。日常可冷敷患处缓解瘙痒,但禁止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